旅途,旅圖,旅行就是像一幅畫,每一段旅途都在尋找新的視野
特別邀請金牌主持人 許玉音博士,走訪臺中市和平區
福壽山農場、武陵農場、梨山賓館、大雪山、八仙山、谷關....
一起來欣賞絕美景致及部落風光
.......豐盟有線電視播出時間 Ch20 晚間九點.....
邀請和平區長暢談和平區觀光及產業潛力
暨南大學休憩系教授將自家莊園化做精品咖啡實踐場域,展現豐碩成果
和平區隨處可見的五葉松產業發展健康養生飲品,幫助當地農友增添經濟價值
旅途,旅圖,旅行就是像一幅畫,每一段旅途都在尋找新的視野
特別邀請金牌主持人 許玉音博士,走訪臺中市和平區
福壽山農場、武陵農場、梨山賓館、大雪山、八仙山、谷關....
一起來欣賞絕美景致及部落風光
.......豐盟有線電視播出時間 Ch20 晚間九點.....
邀請和平區長暢談和平區觀光及產業潛力
暨南大學休憩系教授將自家莊園化做精品咖啡實踐場域,展現豐碩成果
和平區隨處可見的五葉松產業發展健康養生飲品,幫助當地農友增添經濟價值
大仁國小的特色課程以「小小科學家」系列為主軸,精心打造一套結合創意與實作的學習計畫,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,激發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。種子教室的設立不僅讓課程更具吸引力,也使孩子們在多元學習環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奧妙。
臺中的旅遊風潮帶動一股低碳出行的熱潮。153谷關線觀光公車成為綠色生態之旅的首選。這條路線串聯了最具特色的自然風景,讓遊客在綠意盎然的景色中盡情享受生態環境的美好。
捎來步道位於谷關風景區內,全長約1500公尺,是風景區內唯一的登山步道,步道沿山勢開闢而成,四季景色各有千秋
一小時登山行程後,在谷關漫步相當悠閒。谷關入關博物館以銅片,鋁片等金屬材質打造,外觀吸引注目,呼應了谷關山區地形,在光線照耀下相當亮眼,還獲得美國謬斯設計大獎的肯定。
裡頭的展覽也值得探訪,可以一覽谷關的昆蟲生態,館內有個景觀玻璃柱的設計,不同角度觀賞各自呈現秋冬和春夏的景象,真的很有設計巧思。
來到谷關可以舒緩腳步,鄰近有兩個公共泡腳池,可以在這裡稍作停留,這裡也能享受溫泉魚,也就是親親魚幫忙遊客去除腳底角質的樂趣,不過小魚對我的腳一點也不感興趣,我想是到訪的時間已經接近傍晚,小魚都已經吃飽,或者是我的腳太過清潔,無法引起牠們的興趣。
趁著傍晚,我們要一起探訪明治溫泉老街。
遊客們依序穿過必經的吊橋,可以明顯感覺國內旅遊景氣復甦的氣氛。
順著石階而上,兩旁裝飾充滿日式風味,天色漸暗,大紅燈籠明亮,又別有一番風情,當然得多拍幾張照片進行留念。
晚餐時刻,吃些什麼好呢?我的拍片任務是要介紹當地推薦美食,那就來享用鱘龍魚大餐好了,你看看,原來這就是鱘龍魚的廬山真面目。
享用美食稍作休息後,當然要趁機享用飯店內的溫泉,好好泡湯放鬆一番,真是渾身舒爽啊。
搭著雙十公車享受谷關山林漫步、美食饗宴和泡湯的多元旅遊樂趣,真是覺得滿足。
沿途經過東勢,遊客可到訪東勢林業文化園區,這裡是一個充滿綠意與文化底蘊的休憩勝地。
園區內有座像是小白宮的建築,歷史悠久,在這裡推出的展覽及活動豐富。
這個檔期的展出可以了解臺灣林業的歷史和發展。
這裏也有許多木作課程,很值得抽個空一起來學習,完成精緻的作品。
園區裡可以看到往日運送木材的鐵道,戶外有許多大師級的木雕作品,可以細細觀賞,這件作品刻劃木作人員的生動面貌,而這件作品,還能入內往上觀看,別有洞天,充滿互動趣味。
中央區域是原來製材廠的貯木池。
遊客可以沿著環湖步道漫步,欣賞池畔的美景,同時在觀景平台設施上眺望遠方的風光,感受大自然的恩賜。這裡也有豐富的生態,大白鷺、紅冠水雞等水鳥在這裡悠遊,細細觀察,充滿樂趣。運氣好時,還能看到小鸊(ㄆㄧˋ)鷉(ㄊㄧˊ),尤其在光影的變化下取景拍照,很輕鬆有機會可以拍出媲美歐洲場景的優美照片唷。
沿途來到山產店可以在這稍作休憩喝咖啡,也能選購來自山林產出的優質伴手禮。
最後,可以近觀宏偉的製材場。
到防東勢林業文化園。遊客可以在這裡徜徉於林間,感受清風拂面的愜意,園區營造出了生態友善的環境,展現了對於自然資源的尊重與保護,為未來的世代繼續維護著這片美好的歷史場景。
沿線也建議安排來到秋紅谷景觀生態公園,位於台灣大道旁,佔地三公頃,是臺中的「都市之肺」。湖泊裡有黑天鵝家族、湖畔植栽和大片綠地組成了豐富的生態景觀,非常適合遊客們散步休憩,享受大自然的寧靜。接下來,我們將前往園區內的特色景點——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。
這裡致力於推動ESG永續教育。也能找尋到身心靈的平衡與滿足。
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舉辦有關永續發展、心靈成長、自然醫學等豐富方面的講座和豐富的活動,吸引了眾多關注永續發展的人們。
通過各種創生模式,為遊客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機會。
整體來說,搭乘臺中153谷關線觀光公車可以輕鬆走進浪漫的台三線。
這趟旅程不僅讓遊客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,更讓我們體驗到了低碳出行的新潮流。期待著更多人加入這場綠色生態之旅,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。
2024台中海洋觀光季「樂遊大安海」活動,結合水域遊憩、文化推廣與多元娛樂,吸引民眾參與。市府積極推動風箏衝浪、立式划槳等運動,將大安濱海樂園打造成中台灣的風箏衝浪基地,並持續強化觀光基礎建設,提升旅遊體驗。
象徵性的「風轉浪板」轉動儀式,啟動2024海洋觀光季進入高潮。來自世界各地的風箏衝浪好手齊聚大安海,競相展現精湛技術,也將風箏衝浪這項運動的速度與刺激感展現得淋漓盡致
台中市政府多年來積極強化大安濱海樂園的硬體設施,透過引進特色運動及活動,成功吸引旅客。
樂遊大安海的多元活動安排,包含浪花音樂會、浪花動瑜珈、海風市集及手作坊等,不僅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,更成為民眾樂遊的好去處。
時序入秋,大安海洋觀光季進入尾聲,然而大安濱海樂園與媽祖文化園區的吸引力仍然不減。民眾可以前往欣賞美麗的濱海景緻與大型風車發電設施,感受最新的絕美拍照打卡景點。尤其,在大安地區有兩個通過認證環境教育場所,讓我們一一來探訪。
由台中市政府結合民間資源,於今年初將營運移轉,委外廠商在大安濱海樂園,斥資2,500萬元升級打造出全台首座合法的海邊豪華露營區《向海那漾 豪華露營》,是由設計師張瑜珍專業團隊一手擘畫,在「綠色觀光」和「永續旅遊」的理念堅持下,精心融合台中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,創造出「生態旅遊」、「環境教育」、「親水體驗」及「露營活動」的多元合一新型態渡假勝地。
多道防風林加上竹圍籬的屏障下,向海那漾露營區多年來的精心經營,營造出蟲鳴鳥叫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區,在向海那漾可以看見大安的美麗、認識海洋的美好。還有豐富的環境教育課程,在導覽老師的引導下一起來探索園區裡的植物。
濱海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等待我們去發掘,而壯觀的風力發電機組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致力於推廣風能知識,並積極推動環境永續發展。
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位於大安里民聯合活動中心二樓,也安排志工在這裡輪值,融入社區當中提供環境教育體驗,可以依據各個年齡層對象,安排豐富的教學內容。
林經理帶我穿越防風林,介紹其抗旱、防風、耐鹼等特性,這些特性與風力發電機的設計要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同時,這裡的潮間帶也擁有豐富的螃蟹生態,吸引學生和遊客前來探索。記得上次生態老師帶我來體驗時,我一掀開石頭,就發現了驚喜——小小的螃蟹在眼前靈活地穿梭,非常有趣。
海洋生態教育是永續行動的重要一環,許多在地企業都會發起淨灘活動,呼籲大家珍愛海洋。這一天的活動由阿聰師芋頭文化館主辦,吸引了300多位民眾參與,大家一邊運動,一邊撿拾海邊的垃圾,共同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。
台中氣侯宜人、生態資源豐富,具備發展永續旅遊的有利條件。2023年是「台中永續觀光元年」,跟上這股永續旅遊的全球趨勢,位處大鞍地區的阿聰師芋頭文化館接軌國際永續觀光認證管理系統,取得「綠色旅行標章」,這樣的成就相當不簡單。
來到觀光工廠,體驗diy是重要的環節,在導覽老師指導下,我也快速的製作揉捏出一塊糕餅,有興趣的民眾,都可以一起來預約體驗
這裡還有有趣的博餅活動,可以來試試手氣。
最後別忘記帶回精心設計的伴手禮,項是結合大安媽祖元素的護國庇民餅,還有融入海線風景意象的窗花餅,都相當有特色。
大安濱海地區的吸引力無法抵擋。從壯觀的風力發電設施到豐富的海洋生態,再到多樣的活動與環境教育,這裡還有海鮮餐廳或是特色的風格餐廳,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遊客,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。隨著觀光持續推展,台中大安將吸引更多人前來探索和體驗。
大坑風景區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訪的地方,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,在生態園區,可以欣賞到多種不同種類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的美麗景象。
定期生態活動,吸引了超過50位熱心的志工投入參與導覽解說,讓民眾登山健走外,更可由不同角度欣賞和體驗不同的深度旅遊。
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各種蝴蝶的棲息與繁衍,常出現的蝶種達140多種,也有許多其他昆蟲,像是:黑翅蟬、獨角仙、黑翅螢、渡邊長吻白蠟蟬等,深受大眾喜愛!今天就有生態老師帶來各種甲蟲標本,吸引大家的眼光。
上次和志工小妹妹閒聊時發現還有植物類的導覽課程,帶著放鬆學習的心情,我又到了大坑生態園區,這裡種了很多蜜源跟食草植物。現在我將參加今日的課程,與生態導覽員一同探索,認識不同的植物。
這裡其中特別適合體驗在地自然環境及昆蟲植物的好去處,課程規劃以大坑地區植物及昆蟲生態為主軸,隨季節發展不同主題。
這樣積極熱忱的環境教育課程方案、連結社區和環境承載等特點,連續2年獲環保署肯定,更鼓舞導覽志工老師。二、三月是春天的開花季,四月黑翅螢大發生,五月黑翅蟬,六月獨角仙,七八月是蝴蝶翩翩飛舞的季節,秋天能認識不同植物的種子、冬天可以看到許多青斑蝶。
生態老師解說植物的種子傳播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,包括以下幾種:有風力傳播:因為種子輕如鴻毛,使得它們能夠隨風飄散。
一些植物的種子能夠浮在水面上,隨著水流移動。比如濕地植物的種子,隨著雨水流動到新的地點生根發芽。這是水力傳播。
另外像是猴子吃下成熟的果實,再將未消化的種子排出,這樣種子便能在新的地方發芽,就是動物傳播。
最後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自我爆炸傳播:像是豌豆會利用內部的壓力或水分變化,將成熟的種子以爆炸的方式彈射到周圍,然後再發芽長大。
導覽最後有一個「抓出盒子裡的相同果實」的遊戲,運用觸覺去辨識種子它們的形狀、質地和大小,考驗大家的觸感和觀察能力。我覺得有那麼點的難度,也有包含了一點的手氣,有解謎的刺激但也很有樂趣。
臺中市大坑生態園區曾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機構評鑑」優異獎、「風景區、遊樂園、觀光工廠」類組第一名。整體上步道的規畫很不錯,也能看到臺中市的都市景色,不愧為臺中後花園啊 !
這裡的環境教育課程豐富多彩,經過這兩次不同時間的健行活動,我感覺沐浴在山林之中,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讓身體流流汗,自然的循環,有說不出的暢快。
我隨後和生態老師一起前往尋找巨大的竹子。
大坑步道環境教育園區建立人與自然之間更緊密的連結,一系列的生態活動不僅提升了志工的參與感,還促進了大家對環境保護的共識,一同珍惜和守護這片珍貴的生態資源。
綠空廊道就像是一條美麗的絲帶,串聯多條休閒型的自行車道,像是旱溪、潭雅神綠園道和東豐綠廊等,讓人們在城市中能夠輕鬆的享受騎行的樂趣。特別是潭雅神自行車道,在2020年榮獲「騎亮台灣」網路票選的最讚亮點車道獎,被譽為iBike微笑單車的絕佳選擇,你去過了沒有?
今天我就來用騎自行車方式享受這個美麗的區域。我選擇在崇德路自行車高架鐵橋下,附近自行車出租店租車,自行車的種類看起來很多元,一些親子也會來這邊租一台適合自己的腳踏車,這樣很方便,價格也很公道喔
聽說在社群上爆紅的兩個景點——S彎道和波浪道,風景很美,網美照很多。
潭雅神自行車道是從軍方的舊鐵道改建,全長14公里,沿途的景色優美,綠蔭成群,四周也可以看到稻田。騎乘難度算中階,沿途也看到有遊樂區和健身場地,提供了舒適愉快的休憩空間。
我們來體驗這個受歡迎的S彎道吧!
我覺得潭雅神S彎道特別的地方就是它那個獨特的彎曲設計。這些S形的路段可以感受到速度的快感,到轉彎時還有點難度,真的增加了騎車的挑戰跟趣味,但是因為陽光若隱若現,真的是一種享受!
自行車道周圍的樹木為這裡帶來了美麗的自然景觀,陽光灑進來,營造出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氛圍。騎著電動自行車穿梭在這條路上,感覺並不費力,輕鬆自在。這樣的騎行體驗讓人能夠更好地享受周圍的環境,可以隨時欣賞樹影斑駁的美景,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,感受到城市中的綠色氣息,流流汗也感覺很舒服。除了自行車道,潭雅神綠園道開放的空間,可以舉辦一些小型的社區活動,比如說這次,我看到阿伯阿姆們翩翩起舞,既優雅又能鍛鍊身體。而且一路上也有幾個公園的設置,小朋友也可以快樂的遊玩。
前面方向下方是潭子區的中山路, 這條自行車道有一個重點景點,就是「潭心鐵馬空橋」,銜接潭雅神綠園道及綠空廊道,旁邊可以看到住家,架高跨越了馬路,自行車道就在生活的周圍,它的優雅弧線,美麗的設計還拿下2023iF的公共建築獎項的榮譽!
綠空廊道是鐵路高架化後所營造的舒適空間,其實綠空廊道整個路線長度有21.7公里,從北邊的豐原火車站,到南邊大慶火車站,整個跨越了六個行政區。
在豐原區,綠空廊道是當地居民經常活動的地方。這個廊道不僅是交通便利的路徑,也是社區生活的一部分。
這條廊道沿著豐原火車站延伸,不僅方便了交通,還讓周圍的景觀更加的美麗。
而且還有兒童的遊憩空間,讓小朋友可以開心的玩耍。
真是一個難得的空間,讓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愉悅的享受身邊的美好。
每到傍晚,這裡又成為了活動的熱點,大家都輕裝上陣,在這邊散步,鄰居朋友大家做伙一起來,享受悠閒的時間。
體驗過綠空廊道對周圍居民的便利性,放假時我來到臺中火車站附近的綠空廊道!我以步行方式漫遊在這個空間裡,臺中車站穿越百年歷史,串起了大臺中的文化與人文風景,周邊景點包含臺中州廳、湖心亭、市役所、宮原眼科、第四信用合作社。這些景點各自擁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,共同構成了臺中市的文化脈絡,綠空廊道就像是一條文化的紐帶,成為時間的見證,可以感受到城市的變遷。
再往前行來到綠川周邊,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,綠川嶄新的風貌吸引遊客,在綠川臺中路至民生路段,有一處「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」,外觀仿照早期綠川河畔「吊腳樓」意象。
綠川經歷了很多變遷,館內的展示能讓人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地方的過去,對我來說就好像進入了時光隧道!
臺中市是全國唯一將社會住宅取名為「好宅」的城市,有非常適合居住的社區
一個安全、舒適、有活力的居住場所,生活與環境於是回歸到簡單與平靜,這裡是生活美好的總和。
位於精科的南屯精科樂活好宅,租金價格相當親民,大約是市價的8 折,CP 值相當高,樂活好宅低樓層也布建社會福利服務的據點,利用室內多元的共好空間,住戶們彼此多了交流的機會,推動社會住宅還同時兼顧了社區照顧。
課程裡有鋼琴老師來伴奏,奏著的曲子都往往是耳熟能詳的,隨著悠揚的音樂紓解心情也活動身體。豐富的課程,當然除了社宅的住民參加,附近的好朋友也可以參與。這天,來共餐桌日照中心也有一堂中式麵食製作課,大家一同動手一起用手的溫暖,做出五彩繽紛的養生饅頭。
一株株正在長大的芥蘭菜,陽光下顯得碧綠鮮亮,這些蔬菜是社宅頂樓菜園裡長出來的唷!這次的芥蘭菜栽種,就特別請專家來教大家,南湖社大的夥伴與青農老師帶著長輩們體會城市農夫的樂趣。